Obooter咖啡色-1
Obooter白色-1

窗型全熱交換器工作原理

室外新鮮空氣經多重淨化後引入室内,室内污濁的空氣排出到室外,從而實現内外空氣交流、優化室内空氣。

同時,室内空氣在排出室外的過程中、需流經全熱交換器將攜帶的能量交換給排入室内的新風,使進入室内的新風溫度更接近於室溫,真正的實現不開窗而進行室内通風和淨化,最大的降低能耗、保障空氣的清新與呼吸健康。

圖1-1
安裝簡單、不穿牆、不打孔、橫豎可裝
圖1-2

窗型全熱交換器12大特色

特色一:

免洗孔、免穿牆,安裝簡便,超薄設計6.2公分,安裝更美觀

特色二:
雙向流全熱交換,即室外新鮮空氣經多重優化後引入室內,同時室內汙濁空氣排出室外,進氣排氣,從而現實內外空氣交流、換氣更有效率,優化室內空氣效果更好。

特色三:

控制方式有兩種,可以採用APP手機遠端控制與遙控器控制,無論是喜歡智能控制的家人或是喜歡簡易操作開關的家人,多樣性選擇操作更便利。

特色四:
Obooter窗型全熱交換器可以設定排程時間控制,可依據家人使用時間及喜好,依據平時日、假日等方式固定時間預定開啟獲釋關閉機器。

特色五:

Obooter窗型全熱交換器的APP配有VOC氣體偵測顯示,分別有Poor/Fair/Good/ Excellent四種空氣品質總體偵測顯示,幫助快速掌握室內空氣品質。

特色六:

Obooter窗型全熱交換器有4種規格,共有四段風量,最小換氣量的機器運作噪音值為: 20/28/35/45 dB ,機器在最小風量運作時幾乎完全靜音。

特色七:

一台機器抵用三種機器功能,控制方式可選用全進風/全排風/雙向全熱交換全熱(進+排風) ,可根據居家狀態選用特定模式,例如家中享用大餐有燒烤味道,可採用全排風,幫助味道排出。

特色八:

Obooter 窗型全熱交換器配有三道過濾,分別是初效濾網、活性碳、H13 HEPA醫療等級,過濾SGS認證過濾率達99.9%,殺菌率達99%能有效過濾PM2.5、煙味、異味等。

特色九:

Obooter窗型全熱交換器有4種規格,最小機器的最小風量最低耗電量僅8W,連續5天開啟僅需1度電,即使是最大機器的最大風量耗電量也只有48W,長時間開啟也不怕電費暴增。

特色十:

Obooter窗型全熱交換器APP配置有濾網更換提醒,隨時可以知道濾網使用狀況,也能預先安排更換濾網時間。更換方式非常簡便,可自行更換。

特色十一:

全系列搭載負離子功能,負離子有七大功效

功效1:除塵、淨化空氣--負離子產生器之電路中產生高壓靜電,與空氣中煙塵、灰塵顆粒結合,使得帶靜電的煙塵、灰塵顆粒,產生沉降,達到除塵目的。

功效2:改善肺功能--在吸入負離子30分鐘後,人的肺部能夠吸收的氧氣量增加20%多排出15%的二氧化碳

功效3:改善心肌功能--負離子有明顯的降壓作用,可改善心肌功能,增加心肌活力。

功效4:改善睡眠--經負離子作用後,可使人的精神振奮,工作效率提高,還可改善睡眠,有明顯的鎮靜和催眠作用。

功效5:促進新陳代謝--負離子能啟動肌體多種酶,促進新陳代謝

功效6:增強抗病能力--負離子可改變肌體反應性,活躍網狀內皮系統功能,增強肌體免疫力。

功效7:殺菌功能--負離子容易吸附細菌,使其發生結構改變和能量轉移,導致細菌病變而死亡

特色十二:

Obooter窗型全熱交換器可以選配電加熱,讓冬天也有暖暖的新鮮空氣進入室內。

居家隱形殺手-甲醛、二氧化碳、PM2.5!!

「室內污染第一殺手」——甲醛

新冠疫情全球蔓延,「蝸居」成了疫情期間最熱門的詞語,也被認為是比較安全有效的防疫方式。

事實上,即便不是因為疫情,我們每天也平均大約有80%的時間在室內度過。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人們越來越多的生產和生活都在室內進行。有數據顯示,城市人口一天的室內活動時間甚至可以高達93%

但「蝸居」真的安全嗎?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指出,室內空氣污染每年導致全球430萬人死亡,遠高於室外空氣污染的危害程度。它已成為危害公眾健康的「隱性殺手」,被美國環保局列為對公眾健康危害最大的5種環境污染之一。

居家甲醛-1

室內空氣污染,是指各種原因導致的室內空氣中有害物質超標,進而影響人體健康的室內環境污染行為,其中有害物質包括甲醛、苯、氨、放射性氡等。隨著污染程度加劇,人體會產生亞健康反應甚至威脅到生命安全。

關注室內空氣污染易感人群

據相關數據顯示,室內空氣污染物的濃度一般是室外污染物濃度的25倍,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可達幾十、上百倍。而元兇之一的甲醛,已被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為一類致癌物,且與白血病的發生存在因果關係。

對於兒童、孕婦、老人等易感人群來說,甲醛的影響更為突出。中國室內環境監測委員曾發佈警示:警惕甲醛超標引發兒童白血病

除了白血病外,室內空氣污染還會增加兒童哮喘病的發病率、影響兒童身高和智力健康發育。據統計,全球每年約有400萬名兒童,被空氣污染導致的急性呼吸系統感染奪去生命。

孕婦也是室內空氣污染的易感人群之一。研究表明,長期處於甲醛的包圍圈中,低濃度的芳香烴有機溶劑污染會影響新生兒的出生體重,導致低體重兒並明顯縮短孕周期,嚴重者甚至引起生育畸形和流產。

甲醛副作用

由於辦公室空間相對密閉,人員比較密集,空氣不流通,因此白領很容易會患上「白領綜合症」,使人呼吸不暢、注意力不集中、新陳代謝能力降低。

從性別分佈來看,女性脂肪多,苯吸收後易在脂肪內貯存,若長期暴露在高濃度污染物環境中,會導致月經紊亂。

而從年齡分佈來看,除了兒童免疫力較低以外,人體進入老年期,各項身體機能也會下降,比較容易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而誘發各種疾病。空氣污染不僅會引起老年人氣管炎、咽喉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還會誘發高血壓、心血管、腦溢血等病症。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人在污染空氣中長期生活,同樣會引起呼吸功能下降、呼吸道癥狀加重,有的還會導致慢性支氣管炎、哮喘、肺氣腫等疾病,肺癌、鼻咽癌患病率也會有所增加,甚至可立即死亡。 

室內也有PM2.5 ——這些情況會製造空汙

多數人一天當中可能有過半時間待在家中,要適時打開窗戶通風,避免室內空氣過於停滯。如果有開伙煮飯,要記得打開抽油煙機,不讓PM2.5停留過久;避免潮溼,可以使用除溼機減少細菌、真菌的滋生。 

環保局羅列常見的室內空氣汙染物包括,PM2.5PM10主要由室內燃燒活動造成,如煮飯、抽煙。真菌、細菌主要由密閉潮溼的空間、物品造成,如廁所。一氧化碳主要由密閉空間燃燒不完全造成,如老舊瓦斯爐、熱水器。臭氧主要由辦公室的影印機所造成。

炒菜

甲醛、揮發性有機物在油漆、黏著劑、建築與裝飾材料、家具、家電用品、清潔劑,都可能含有此物質。二氧化碳主要由多人的室內密閉空間所造成。 

上述汙染物對健康有何影響?過多的二氧化碳,可能會產生「病態建築症候群」,症狀包括頭痛、眼、鼻或喉嚨痛的感染、易感冒、皮膚乾燥發癢、嗜睡、噁心、無法專注、易疲勞、對氣味敏感等種種生理不適症狀出現,稱之為「病態建築症候群」。在辦公室想睡覺,不一定是精神不好,可能是二氧化碳過量所致。 

甲醛或揮發性有機物,也有很大危害。甲醛的味道很刺鼻,呼吸過量可能導致味覺與嗅覺刺激、咳嗽、喉嚨痛、胸悶嘔吐、致癌等症狀發生。

在室內應打開窗戶通風,避免室內空氣過於停滯,在家開伙,也要記得打開抽油煙機,避免PM2.5停留。 

二氧化碳對人體的影響

一般來說,正常情況下二氧化碳對人體健康並無多大影響,但是當二氧化碳濃度逐漸變高時,人們也會出現越來越不舒服的感覺。

室內空氣二氧化碳濃度在0.07%以下時屬於清潔空氣,人們會感覺很舒適;當濃度在0.07%至0.1%時也還算正常,屬於普通空氣,不過會一些比較敏感的人有不太好的感覺;當二氧化碳濃度超0.1%,但在0.15%範圍時空氣處於臨界階段,很多人都會產生不適的感覺了;當二氧化碳濃度達到0.15%至0.2%時,空氣屬於輕度污染,超過0.2%則屬於嚴重污染了。

若人體長期吸入濃度過高的二氧化碳時,會造成人體生物鐘紊亂,因為二氧化碳濃度高時能抑制呼吸中樞,濃度特別高時對呼吸中樞還有麻痹作用。長此以往人們會有氣血虛弱、低血脂等症狀,且很容易感到大腦疲勞,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如上班族工作會感到力不從心,學生學習也會受到很大影響。

當二氧化碳濃度處於0.3%至0.4%之間時,會導致人們呼吸加深,出現頭疼、耳鳴、血壓增加等症狀;當濃度高達0.8%以上時就會出現死亡現象。

所以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也是衡量室內空氣是否清潔的標準之一,而解決此問題最主要的就是做到保持良好通風。有人會在室內多擺放綠色植物,一般來說其確實能夠吸收空氣中的一些有害物質,能夠「光合作用」進行氧氣轉換,但是綠色植物在夜間或見不到陽光時無法進行光合作用,且也會排放出二氧化碳。因此房室內綠色植物的擺放量也要適宜。不可過多的擺放。

 開窗通風是最直接方便的方法,但是也受諸多條件制約,比如霧霾天氣、下雨天等都不適宜開窗。

有人會選擇空氣淨化產品,比如空氣凈化器,期望可以對室內污染空氣起到一定的凈化效果,但是對室內二氧化碳濃度不起任何改善作用。一般來說新風系統較能解決這種窘境,比如美國沃博克窗型全熱交換器系統可以在即使相對封閉的空間也能做到良好通風,同時具備三層以上的過濾凈化效果。所以既能保證通風解決二氧化碳濃度的問題,還可以免去室內空氣污染問題。